- 凍饅頭不能吃?儲存超過3天,會產生黃曲霉毒素?
- 來源:中國食品報
饅頭做多了吃不完放冰箱保存是常事
不過,網絡上一直流傳著
饅頭放冰箱冷凍時間超過3天
就會滋生黃曲霉毒素的說法
真相到底如何呢?
我們先來了解下黃曲霉毒素,它是由曲霉屬中的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產生的。變苦的堅果、變黃的大米、顏色變深的植物油都有可能滋生了黃曲霉毒素。
黃曲霉毒素污染多見于潮濕、溫度相對較高的環(huán)境中。而冰箱冷凍室的溫度一般為-18℃,最高濕度不超過75%RH。因此,無論是溫度還是濕度,都達不到黃曲霉生長的要求。另外,在冷凍條件下,微生物生命活動會放緩甚至停止,基本上不會再繼續(xù)產生毒素,只要饅頭放入冰箱前未受到污染,并且冰箱內也是干凈的,滋生黃曲霉的可能性不大。
① 黃曲霉的生長溫度范圍是12℃~42℃,最適溫度為33℃。 ② 黃曲霉產毒的適應溫度為24℃~28℃。 ③ 適應的最低相對濕度為78%RH,最適濕度為93%~98%RH。
面食之類的淀粉食物在室溫下可以保持一兩天。如果放在冰箱冷藏室保存,會出現(xiàn)淀粉回生老化的現(xiàn)象,存放時間越長,面食就越硬。比如新出鍋的包子皮軟、筋道,從冰箱冷藏室里拿出來蒸,就會感覺包子皮變厚,口感變硬。
同時,淀粉回生老化不僅會讓面食失去原有的品質,甚至可能引起食品品質劣變。這是因為在冷藏環(huán)境中,厭氧菌和霉菌更活躍。雖然這種變化在室溫下也會發(fā)生,但在冷藏低溫高濕的環(huán)境下,發(fā)生速度可能更快。
饅頭冷藏可以防止老化變質、降低微生物和酶的活性,延長保質期。如果是想要較長時間保存饅頭,還是建議冷凍。
饅頭直接“裸”放在冷藏室內,容易造成水分的流失,時間一長饅頭又干又硬。不好吃不說,還可能會被冰箱的其他物質污染,導致變質。
建議先蒸好再放冰箱。因為酵母發(fā)面的饅頭、花卷等面食,低溫存放下面團里的酵母菌會失去活性,下次拿出來再蒸熟會影響口感。 蒸熟的饅頭自然晾涼后再放入冰箱,既可以保持饅頭不變味,也能避免冰箱結霜。 建議每個饅頭都要用保鮮袋裝好,并且盡量擠壓掉里面的空氣后,再密封嚴實。這兩點務必做好,否則饅頭里的水分還會在冷藏或冷凍過程中慢慢流失掉,影響口感。每個饅頭都分裝好、包好,還可以避免與冰箱其他物質發(fā)生交叉感染。
另外要注意,冷藏的饅頭建議3—4天內盡快吃完,冷凍的饅頭建議半個月內吃完。
冷凍饅頭吃之前要充分加熱,從而減少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風險。此外,如果冷凍的是從外面購買的帶包裝的饅頭,建議冷凍時不要破壞掉包裝,這樣更易于保存。
不建議食用。很多人因為節(jié)儉,看到食物只發(fā)霉了一小部分,就會將長毛的地方切除繼續(xù)食用,但是已經發(fā)霉的饅頭不建議食用。雖然去除了發(fā)霉的部分,但是毒素可能會擴散到饅頭的其他部位,如果繼續(xù)食用剩下的部分,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。